欢迎您访问蚌埠律师网,今天是
天气预报:
 
首页 > 蚌埠律师网 > 文章内容
 深圳律师研讨:见死不救应否入罪? 
发布时间: 2011/10/31     信息来源:蚌埠律师网     浏览次数:1137
 

深圳律师研讨:见死不救应否入罪?
来源:深圳商报
  接连遭到两车碾压的2岁女童小悦悦,于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。小悦悦遭受不幸时18个路人视而不见,此举激起了人们对道德底线和法律约束的思考。

  记者昨天获悉,市律协专门召开了“见死不救”行为是否应该立法严惩的专题研讨,来自我市律师界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刑事、民事、行政法方面的律师对“小悦悦事件”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讨。记者同时获悉,深圳市《助人行为保护条例》已被列入我市立法计划。

  市律协行政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曾洛川律师认为,小悦悦事件主要反映的是道德问题,社会上目前存在着做好事会惹麻烦的观念。曾洛川律师认为,应该认真反思形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,究竟为什么会造成道德滑坡。他表示,将道德上升到法律高度应持谨慎态度。


 市律协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方壮毅律师认为,小悦悦悲剧暴露的道德滑坡现象必须引起重视。方壮毅律师认为,不能把小悦悦悲剧的个案认为是普遍的社会现象,避免道德滑波的主要方式就是应该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。

  深圳市政协委员苏醒律师认为,小悦悦悲剧更多地反映了道德倒退的现状。苏醒律师认为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对“见死不救”入罪还不是时机,条件也并不成熟。他认为,应该借鉴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,对见义勇为的救助者加大保护力度。苏醒律师还透露说,深圳市《助人行为保护条例》已被列入我市立法计划,内容涉及助人行为免责制度以及助人行为免予起诉制度。

  据了解,深圳市《助人行为保护条例》的立法宗旨是鼓励和保护助人行为,免除助人者承担不应有的法律责任。《条例》中拟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:助人行为社会鼓励制度、助人者受帮助制度、助人行为免责制度以及助人行为免予起诉制度。苏醒律师说,深圳制定《助人行为保护条例》可填补国内相关立法链条空白。

  苏醒律师还认为,对“见死不救”追责,也涉及到了一个道德法律化的问题。他建议,应该在公民道德方面进行立法约束,进一步约束公民的道德。

 

 打印本页 [ 关闭窗口 ] 向上
 
   友情链接
主办单位:蚌埠市律师协会    网站标识码:3403000009
地址:蚌埠市中荣街95号  邮编:233000  联系电话:0552-2014574
【网站地图】   皖ICP备05002940号-2